Skip to main content

什么是善治?

治理是指决定和管理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所有治理过程、机构、过程和做法。善治在治理过程中增加了规范性或评价性的属性。从人权的角度来看,它主要是指公共机构处理公共事务、管理公共资源和保证实现人权的过程。

虽然国际上对“善治”没有一致的定义,但它可以涵盖以下主题: 对人权的充分尊重;法治;有效参与;多角色伙伴关系;政治多元化;透明而可问责的程序与制度;高效的公共部门;合法性;知识、信息与教育的可获得性;人民的政治赋权;平等;可持续性;能够增强责任感、团结和包容的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善治关乎政治与体制进程以及被视为实现发展目标所必需的成果。 “善”政的真正考验在于它在何种程度上兑现承诺的人权:包括公民、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关键问题是:治理机构是否有效保障健康、适当住房、充足食物、素质教育、公正司法和个人安全的权利?

善治的关键属性

人权理事会已经确定了善治的关键属性:

  • 透明性
  • 责任性
  • 问责性
  • 参与性
  • 回应性(回应人民的需要)

善治如何与人权相联系?

善治与人权相得益彰。人权原则提供了一系列价值观以指导政府和其他政治与社会行为者的工作。它还提供一系列实施标准,违反标准的行为者可能受到追究。此外,人权原则为善治的具体内容提供信息:人权原则可能有助于立法框架、政策、方案、预算分配和其他措施的制定。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善治,就无法持续地尊重并保护人权。人权的落实依赖于有利的环境。这包括合适的法律框架和制度,也包括负责应对人民权利和需要的政治、管理与行政程序。

善治与人权之间的联系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

1. 民主体制

在人权价值观的指导下,善治的民主体制改革为公众参与决策开辟了新途径,不论是通过正规机构还是非正式磋商。民主体制还能建立将不同社会组织纳入决策进程(特别是本地决策)的机制。最后,它可以鼓励民间社会和本地团体规划并表达其在重要问题上的立场。

2. 提供公共服务

在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善治改革促进了国家履行责任、提供保护众多人权(例如教育权、健康权和食物权)所不可或缺的公共品的职能,从而推进人权。改革倡议可以包括:问责和透明机制,确保所有人能够获得服务、接受服务的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政策工具,公众参与决策的途径。

3. 法治

在法治方面,具有人权敏感性的善治倡议对立法进行改革,并协助各个系统,包括刑罚体系、法院和议会等,从而更好地落实立法。善治倡议可以包括:提倡法律改革,提高国家和国际立法框架问题上的公众意识,能力建设或机制改革。

4. 反腐

在反腐方面,善治的做法依赖于问责制、透明性和参与等原则,从而形成反腐措施。倡议可以包括:设立反腐委员会等机构,创建信息分享机制,监督政府使用公款和落实政策等。